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设计的尽头是编制(下)_前沿资讯

发布时间: 2023-06-30 00:29:59 来源:哔哩哔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三炮叁   

#4

从脱离苦海到成为“人上人”


(资料图)

“这个周末辛苦你一下,下周一甲方就要看初步方案”周五临近下班的时候,领导发来的一则消息,直接把我的周末生活化为泡影。

在设计行业待得越久,这样的场景早已成司空见惯。

每个月15号发工资,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到其它让自己开心的理由。

一直盼望着裸辞的那天,我要体面地离开公司,要在同事、领导惊叹的眼神中昂首挺胸地走出办公室。

怎么离开?唯有上岸!

对于我们这群在职考公的人来说,既要搞好工作,又要兼顾备考。有野心的人甚至既要当优秀员工,实现升职加薪,还想成功上岸。

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对于我而言,考公和工作很难兼得,两者只能选其一。

于是我拒绝了那些没必要的饭局,不加班的晚上就抓紧时间看书,周末去图书馆自习。

每当学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到领导无脑安排加的班、甲方说过的那些难听的话、同事推卸责任甩的锅……以此来激励自己,早日脱离设计的苦海。

步入社会之后,工作才是痛苦的主要来源,为什么?

因为你干的这份工作,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的,甚至可以说,当时选的专业也并不是你想学的。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还得从报考大学选填专业说起。

各位努力回想一下,当年高考结束后在选专业的时候,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你对这个专业是否了解?毕业后的就业形势如何?有没有人给你提供指导参考?如果这些都没有,是不是自己拍脑袋、想当然填的这个专业?

当年我看到“城乡规划”这几个字的时候,感觉很新奇,让人眼前一亮,随便百度了一下之后,两眼一抹黑便选择了它。

后来和班上的同学交流,得知大部分人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情况和我差不多。

既没有充分地了解,也没有人提供指导,或者说压根就没意识到填报专业的重要性。

那时的网络媒体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信息交流没那么顺畅,志愿填报指导机构也很少,如果身边没有靠谱的亲戚朋友可以咨询,那就只能自己摸索。

正如《【讲座推荐04】黄灯:沉默的中坚——关于二本学生的观察与思考》中所言:

“我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农村,上学的时候少有条件报补习班,择校的时候也没有人提供指导,毕业的时候家里更没有可靠的社会资源,更多的是靠自己,在摸爬中成长,在滚打中长大。”

要知道这可是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而我们就这样稀里糊涂给糊弄过去了。

彼时的专业选择往往决定了此时的就业选择,现在想扭转局面却很困难,沿着这条道走下去沉没成本会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便会陷陷入无尽的痛苦。

工作之后被设计行业折磨得不轻,既没有得到应有的物质回报,也没有得到相应的精神满足,使我遭受了来自社会的毒打。

于是便萌生了通过考公或考编脱离设计行业的想法,彻底结束这种作为画图狗的牛马生活。

毕业后的那段时间比较痛苦,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当初要选择这个专业?为什么我总有加不完的班?为什么没能早点考公?……

那时的思想还比较单纯,考公对我来说只是换份工作而已,直到公司某次迎接重要领导的视察,我的想法却发生了改变。

“将来站在那里的人为啥不可以是我?”看着走廊外一众员工对这些领导的前拥后簇,我便有了这样的想法。“凭什么我就得像一条狗一样对他们点头哈腰?难道我就只能做一辈子的设计?”

于是,我的考公动机已经异化

“等我考公离开这种鬼地方,我才不愿意和你们这些可怜的画图狗一样,每天就知道加班。”“到时候成为了甲方,你们都得乖乖地听我指挥,让你们都给我加班画图”“什么?你还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扯这些没用的,都听我的!”“这个周末辛苦你一下,下周一把初步方案给我”……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我的阶级认同竟然发生了动摇,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设计师这个群体的鄙夷,转而想成为所谓的“人上人”,试图与原来的队伍划清界限,然后再以甲方的优越姿态对乙方进行“剥削”。

乙方可以理解为被剥削和压迫的阶级,甲方可以理解为居于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而我考公的目的竟是想成为甲方去“折磨”曾经和我同为乙方的同行。

这种扭曲心理的产生细思极恐,这是一种人的异化,更是做题家们的悲哀。

我们考公的目的是什么?

大部分人对于公务员的认知是工作稳定、福利好、压力小、朝九晚五还有周末双休,是父母亲戚口中称赞的好单位。

不少人就是冲着这些“优点”去的,所以大部分人的目的是拥有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

有的人是真正的想成为一名人民的好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是他们的座右铭。

但是有些人却初心不纯,他们的目的比较现实和功利,尤其是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想通过手中的权利谋私,甚至还想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

有些人隐藏得很深,人前口口声声说着为人民服务,实则也想成为“人上人”,这样的人进入公职队伍势必会成为体制内的蠹虫。

“人上人”的思维是隐藏在做题家们背后的潜规则,就像衡水中学张锡锋在那场火爆全网的演讲中说过的那句话“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供大城市里的白菜”。

作为一个普通人,一方面通过打鸡血的方式激励着自己改变命运,另一方面却把去大城市征服优质女性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

成为所谓的“人上人”意味成为特权阶层,向往那种被别人左拥右抱的感觉,这是一种扭曲的观念,它不应该成为考生备考的价值导向。

以史为鉴,苏共斯大林执政期间,就已萌生特权主义。

经过了赫鲁晓夫十年执政,再到勃列日涅夫时期,特权主义在苏联大行其道,逐渐演变为苏共的腐败。

还有江西周公子,深圳北极鲶鱼之流都是特权阶级的代表,他们依仗着祖、父辈打下来的基业,在网上大放厥词,各种炫耀、鄙夷,嚣张跋扈的优越感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自古以来,“学而仕则优”的传统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进士及第、金榜题名成为历朝历代读书人改变命运的契机,更是实现光宗耀祖的正道。

之前热播的网络剧《县委大院》中有过这样一段台词:

“人这辈子,只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一是投胎,二是高考,三是婚姻。”

普通人想逆天改命实现阶层跨越的途径不多,而读书考试就是其中之一。

要想成为所谓的“人上人”,那就要通过竞争把别人踩在脚下,而竞争是否激烈的最直观体现就是考试成绩的高低。

无论是脱离苦海,还是想成为“人上人”,其本质都是想通过考试实现阶层晋升,但是底层群体想在仕途之路上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也很艰难。

聂辉华老师曾在B站发过一期关于“乡镇公务员升迁有多难?国考省考选哪个发展快?”的视频,我们可以从中一窥公务员的升迁之路。

以一个应届硕士毕业生为例,假如去到地方乡镇当公务员,他的理想升迁路径是一年试用期后转为普通科员,三年后升为副乡长(副镇长),三年之后又升为乡长(镇长),接着当两任乡党委书记或部门长(如局长、委办主任),最后升为副县长(副处级)。

注意!!!以上说的是理想升迁路径,从基层科员一直升到副处级,最快需要15年。

但是实际上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几乎没有,除非此人有特殊“背景”。

如果一个乡镇公务员没有背景,资质平平,运气一般的话,25岁进入官场,从普通科员升到副处级,每一级升迁按3年计算,大概需要25年,而这时的你已50出头,是时候考虑退居二线了。

所以说,对于基层公务员而言,副处级就是他们的职业“天花板”,有些人一辈子干到退休可能都只是个副科。

但是把这个研究生放到中央部委的环境下,他的升迁路径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如果个人能力突出,各方面都很顺利,而且一步都耽误的话,升到副处最快只要7年,这种情况却在部委很常见,没想到吧?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结论,那就是乡镇公务员比部委公务员升迁更慢。

两者各有特点,乡镇公务员是进入门槛低、竞争少、升迁慢,属于“前高后低”。而部委公务员则是进步门槛高、竞争激烈、升迁快,属于“前低后高”。

现在考公的人越来越多,加之乡镇公务员的限制条件较少,所以报考乡镇的人数逐年增加,录取分数也跟着水涨船高。

但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去乡镇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时常思考,为什么我会感到焦虑、痛苦和迷茫?

作为一个喜欢反思的人,我看到了社会中的那部分恶,但是自知能力有限,无法去改变,又不想彻底地成为一个任人摆布的工具,所以我会感到痛苦。

自认为是个理性的人,但这个世界却是非理性的,虽然它有自己的一套客观规律,不过更多的是偶然,世界对我的理性给出了冷漠且否定的回答。

曾想在这个行业中好好发展,督促自己多学习,多请教,多加班,多看书,希望通过努力获得应有的回报,得到领导的认可。

但事实又是如何呢?

既没有获得应有的物质回报,也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更没有收获精神上的喜悦,反而劳动成果被老板窃取,加上家里人的不理解,我们这批年轻人怎么会不焦虑?怎么会不迷茫?

#5

敢问路在何方?

“以后你会在那定居吗?打算恋爱结婚吗?还有你的父母该咋办?”对于即将远行的朋友,我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不管去哪里,我爸妈都会支持我的选择,至于结不结婚那不是人生的必选项,父母不用我担心,他们会过好自己的生活。”

前天刷到了一条朋友的动态,得知他离开了这座城市,这个曾经让他加班不止的地方。

之前和他约饭,得知他想辞职,当时已经找好了下一家,上海、广州和深圳成为了他下一个生活的目标城市之一。

因为比较喜欢做设计,他没有转行,相比于这个二线城市,在大城市生活打拼,无论是薪酬待遇,还是宽容度,都要友好得多。

当然大城市的压力也不小,“干我们这行的,啥压力没扛过?在这里我扛得已经够多了。”他苦笑着和我说。

他说得没错,上半年自开工以来,已经连续加了快两个月的班,每天差不多十点左右才下班。

不苟言笑、服从安排的他成为了领导拿捏的“软柿子”,经常派给他一些很紧急的任务,要么这周五安排任务下周一就要,要么上午安排任务下午就要。

“这是自己选择的路,我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走下去”离别之际,他拍了拍我的肩膀与我道别。

他可以轻松从容地离开,那我呢?我的路又在何方?

在B站刷到一则名为《一个普通人7年的考公历程》的视频,看完不禁感慨考公的艰难。

这位博主早年辞去私企工作全职备考,经历了多次失败打击后次年终于考上了新区的事业单位,即使如此仍心有不甘,以在职的身份向公务员发起了冲击。

在自习室、书店、家里学习成了她周末的日常,在职备考的状态让人备受煎熬,更无人可以诉说,经历过的人都懂。

后来又考上了离家比较近的事业单位,随着年龄即将逼近35岁,她依旧没有放弃对公务员的追求。

曾经考公的执念让她成为了一种压力和负担,直到看到今年省考成绩的那一瞬间,她才释然。

不禁思考:没考上公务员又怎样呢?难道我们的生活就不继续了吗?人生就会因此停滞不前吗?

没能上岸或许会留有遗憾,就像很多人考研经历了二战三战一样,但是考公从来不是唯一的选择和目标。

比如连续考了14次高考的唐尚珺,在今年高考结束之际,他发了一条微博“是离开的时候了——永远的18!”作为高考“钉子户”的他,对于清华的执念也将按下暂停键。

真的有必要一条道走到黑吗?大可不必!认清现实比什么都重要。

难道每个人都能上岸吗?当然不是。

须知这是一场无声无息的竞争,有人上岸势必就有人落榜,爬进围墙的人固然有限,有人爬进去就是有人掉下来。

今年省考成绩出来那一刻,整个人都麻了。

看着比去年还少的分数,我似乎也有所释然。不曾想充分备考竟然比不上去年的仓促应对,真实莫大的讽刺!

后来网上陆续曝出不少高分选手的成绩,甚至有人申论考出了91的高分,网友们不禁惊呼“请问阁下写的是圣旨吗?”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从中考到高考,再到考研、考公,还有各种证件考试,可以说考试横贯我们的一生。

正是因为这种一直以来养成的考试思维惯式,让我们对通过考试录取的就业路径产生了习惯性的依赖。

加上大部分人对职业缺乏规划,身处高校象牙塔内的学生们缺乏社会实践的经验,于是通过考试选拔便成为了小镇做题家们,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一条最优途经。

这是一种思维惰性,受大环境和行情的影响,让个体的选择更加趋于保守,为了尽可能地规避一些风险、减少没必要的麻烦,所以考公考编便成为了不少人的最优解。

难道除了考公考编,就没有其它出路了吗?

当然有!网上对于设计行业最多的建议就是劝退,换言之就是转行。

很早之前在B站看到一则关于设计专业转行的视频,视频中的小姐姐八年城规本硕,毕业后毅然转到了某大厂市场销售岗位,成为了一名客户经理,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气。

看完后我的感受很深,转行的一个最重要前提——学会放过自己,或者说学会与自己和解,不要自己PUA自己,毕竟心态决定一切。

如果觉得自己在这个赛道跑不下去的时候,那就调整好心态,不如换个赛道试试呗。

趁着年轻,多尝试一下怎么了?谁规定就一定得在这条道上一直走到底?

错的不是我们,难的也不只有我们,是目前整个大环境就是如此。

当个体生存遭遇窘境的时候,个人的努力与坚持在环境的大背景下就会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有点可笑,及时调转方向不失为破局的方法。

但是现实中很多人不会这么做,想着我都读了五年、八年了,就这么转行岂不是划不来?都出来工作好几年了就这么转行岂不是太可惜了?等等此类的想法会让我们变得犹豫不决,包括我在内也是如此。

转去哪呢?这个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除专业之外拥有一技之长,那么这个专长就是转行的最好选项。

一位城规的学长写得一手好字,工作多年后转行开起了少儿书法培训班,成为了一名书法老师,工作强度大幅降低,工作收入却大幅增长。

“早知如此,我不如早点开班授课呢,害我多走了几年弯路。”学长向我袒露了他的心声,“幸好自己从小就练书法,以为学着没用,现在终于派上大用场了。”

在《上》篇曾提到到,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会考试的人,为什么不会考试呢?这背后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

是不够用功吗?是学习能力不够吗?还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好像都不是,我必须找到根源所在。

在应试教育的规训下,让我形成了“固定型思维”。

在做事情之前一般会先明确目标,然后制定计划,接着按部就班地执行,最后期待目标的实现。

制定计划是好事,但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

总想着把网课听完了再去刷题,总想着把书看完了再去背诵,总想着把资料收集得足够多了再去行动……计划列了一大堆,但迟迟不肯执行。

直到临上考场之前,一套完整的真题卷都没有做完过,事后还在不停地自责,提醒自己下次还得更早地准备,说的就是曾经的我,可能也包括大多数人。

一切都得准备足够充分才开始行动,做什么都得有一个参考标准,希望按照制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如果中途被打断就很难重新拾起,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过度准备综合症”

不止是我,相信大部分人也会经常陷入“过度准备综合症”的漩涡。

怎样走出这种思维误区呢?

在什么语境中用,就在什么语境中学;在什么语境中考,就在什么语境中记。

如果想搞懂资料分析中增长率的问题,就去做100道增长率的题。如果想掌握申论中对策题怎么写,就去做20道对策题。

反正怎么考就怎么学,一切以通过考试提高应试水平为导向。

先考试做题,后听课看书。

只有通过一次又一次地考试测验,才能摸清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懂的就去问,疑惑的就去学。

只有立马行动起来,才能遇到真实的问题,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边实践,一边学习,到实践中去总结经验。

就好比如做菜,可以一边看菜谱,一边炒菜,第一次做不好没关系,多做几次就好了,总会做好的。

考试也是如此,考一次不行,那就多考几次,给自己试错的机会。

边考边学习,基础可以在做题中巩固夯实,框架也可以在考试后补充完善,不要把考试当做对自己的最终审判。

拿我擅长的写作举例,有的人觉得自己非科班出身,没有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感觉写不出什么东西,非得系统地学习过后才可以动笔。

其实不然,写作不是什么特权,它是属于每个人的权利,写得好与坏没有绝对的标准。

它更无需提前准备,只要你愿意动笔写,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那便是写作。

总之,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践,到实践中学习、总结,千万不要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才开始行动。

(部分观点参考小红书博主【彭土豆】《90%的人备考思路搞反了》)

至于未来走向何方,我也不知道,但是考公考编确实是我人生之路上一份不可多得的经历。

它让我收获了内心的从容,带来了情绪的稳定,还有多学科的交叉学习,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前所未有地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

历经数次考试之后,至少让我有了两点收获。

第一,失败才是人生常态。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被拒绝的过程,不要妄想成为那个幸运儿,但也不能放弃希望。

有时候这条赛道不好走,学会放弃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我们需要努力奋斗,但千万不要自讨苦吃。

第二,并不是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很多时候你付出之后,想获得的那份回报并不会得偿所愿。

最后我想说,进入体制内工作并不意味着康庄大道,留在市场中打拼也并不代表穷途末路。

趁着年轻,大胆地往前冲吧!

2023年6月29日 收笔

标签:

为您推荐

  • 最新资讯
  • 热门资讯
财经